預約

健康專欄

經期快結束卻心悸胸悶?不只是貧血!小輪醫師:3大體質調理是關鍵

鄭主任醫師專欄 婦科 2025/08/04

經期還沒結束就心悸胸悶?不只疲倦,妳的身體正在發出警訊!

一位30多歲的女性上班族,平常工作壓力大、飲食不定,這次經血量較多,快結束時竟然出現心悸、胸悶,伴隨疲倦、頭暈等不適。經診斷,她屬於典型的**「心脾兩虛」**體質,因經期耗血過多,加上身心壓力,導致這次的突發症狀。

這類狀況在忙碌的現代女性身上並不少見。為什麼經期快結束時,身體會出現這麼多不適?這背後的原因相當複雜,需要從中西醫兩方面來全面了解。

西醫觀點:經期心悸胸悶的四大常見原因

  1. 荷爾蒙波動:在經期後半段,雌激素和黃體素濃度會快速下降。這些荷爾蒙的變化會影響心血管系統,導致心跳加速或不規律。

  2. 貧血或低血壓:經血量過多會造成失血性貧血,導致血液攜氧量下降,心臟為了彌補,會加快跳動頻率,進而引發心悸、頭暈、疲倦。

  3. 血糖波動:經期時,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可能會改變。如果空腹時間過長或血糖不穩定,也可能引發心悸等症狀。

  4. 焦慮或自律神經失調:經期本身就可能導致情緒波動,如果再加上生活或工作壓力,容易誘發焦慮或自律神經失調,讓心跳加快、胸口有壓迫感。

中醫觀點:找出妳的體質,對症下藥是關鍵

小倫醫師認為,經期後的心悸胸悶,可以從三大體質類型來辨證論治:

1. 氣血兩虛型

  • 症狀:經期心悸、胸悶、心跳加快或不規則,常伴隨疲倦、頭暈、臉色蒼白、入睡困難或多夢。

  • 成因:月經期間耗血過多,加上體質偏虛,導致**「心血不足」或「心脾兩虛」**。心主血脈,心血不足則無法濡養心神,自然會出現心悸、失眠等症狀。

  • 調理重點:補血與補氣。建議食用富含鐵質的食物,如雞蛋、豬肝、菠菜、紅莧菜。同時搭配山藥、蓮子、黃耆等補脾益氣的食材,從根本改善氣血生化之源。

2. 肝氣鬱結、氣機不暢型

  • 症狀:心悸、胸悶、壓迫感明顯,伴隨焦慮、煩躁、頭痛、乳房脹痛。

  • 成因:經期前後,若情緒壓力大、憂思過度,可能導致肝氣不舒、氣機鬱結,上逆至胸口。氣機不暢,心神失養,便會出現心悸、胸悶。

  • 調理重點:疏肝理氣、安神。可以飲用玫瑰花茶、佛手柑茶來疏通肝氣,讓情緒平穩。平日可以多聽舒緩音樂、練習深呼吸,幫助放鬆身心。

3. 痰濕阻絡型

  • 症狀:胸悶、有痞堵感,心悸不明顯,常伴隨腸胃功能不佳、頭重如裹、疲憊。

  • 成因:平常飲食偏油膩、甜食,加上少運動,容易形成痰濕體質。月經後氣機尚未完全恢復,痰濕容易阻礙在胸口,導致氣血不通。

  • 調理重點:健脾化濕。飲食上避免油膩、生冷,可多吃四神湯、茯苓、薏仁等有助於健脾利濕的食物。適度運動也有助於排出體內濕氣。

經期後期調養:飲食與生活建議

小倫醫師提醒,經期後期是調養身體的黃金時期。此時除了要避免心悸、胸悶,更要為下一次經期做準備。

  • 增加補血與補氣食材:多吃富含鐵質的雞蛋、豬肝和深綠色蔬菜,同時搭配能補脾益氣的山藥、蓮子、黃耆。

  • 作息規律:不熬夜、不飲冰涼、三餐按時進食,這些都是最基本的養生之道。特別是經期後期,身體較為虛弱,規律作息能幫助身體恢復。

  • 適度運動:若經期後已感到疲憊,建議先休息幾日,待體力恢復後再進行溫和的運動,例如散步、瑜珈,能促進氣血循環,但要避免過度勞累。

小倫醫師貼心提醒

經期心悸胸悶是身體發出的警訊,若症狀反覆出現或嚴重影響生活,建議及早尋求專業協助。

  • 西醫檢查:可以到醫院抽血檢查血紅素、甲狀腺功能,並評估是否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。

  • 中醫辨證調理:中醫師會根據妳的個人體質,給予最適合的調理方案,從根本改善身體狀況。

經期調養是女性一生都要學習的課題,別把這些不適當成理所當然。多關心自己一點,才能擁有健康、穩定的生活。

 

 

臻品中醫診所 (04)2475-6986

【網路掛號】點我預約

【臻品官方LINEhttps://lin.ee/j90q4OS

【臻品中醫官網】 https://www.fineherb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