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約

健康專欄

EP184《西醫治療肺癌的同時、中醫藥能給什麼協助?》

播客「博士聊療天」文章 2025/04/25

西醫治療肺癌的同時、中醫藥能給什麼協助?

掌握初確診治療關鍵 晚期肺癌也能活得久、活得好

許多人認為確診晚期肺癌的病友生命可能僅剩半年至一年,然而,隨著醫療技術進步,存活期已大幅延長。肺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之首!在過去,許多人認為確診晚期肺癌的病友生命可能僅剩半年至一年,然而,隨著醫療技術進步,存活期已大幅延長。一名七十歲晚期肺腺癌病友,在使用針對其基因突變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治療後,存活時間已超過五年,由此可見只要在初確診時謹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藥物,即便是晚期肺癌也已不再是絕症。國內約有六成的肺腺癌病友帶有EGFR基因突變,若採用第二代標靶藥物接續第三代藥物治療,甚至可以實現「活得久,活得好」。

標靶藥物帶來新希望 EGFR基因突變抗藥期再拉長

接續治療不間斷 二、三代標靶藥接力抗癌

第一代標靶藥物雖然能有效抑制腫瘤,但有一半的病友約一年會產生抗藥;第二代標靶藥物則將抗藥時間延長至13至16個月,可廣效抑制突變基因,讓後續的藥物效果更好;第三代標靶藥物為後線抗藥T790M基因突變設計,可延緩病情惡化。根據亞洲國際大型研究GioSwinG統計,晚期肺癌病友第一線採用第二代標靶藥物,後續約50%至60%會產生T790M突變,可再接續採用第三代標靶藥物進行治療,整體存活期有機會可超過五年(63.5個月)。

早期靠篩檢、晚期靠策略,抗癌路上都有希望

過去,晚期肺癌病友的平均存活期僅為半年至一年,但這是20年前的舊觀念。隨著醫療的進步,現在的存活期已有機會達五年,甚至更長。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(LDCT)是早期發現肺癌的有效工具,鼓勵高風險族群應踴躍篩檢,早期診斷、早期治療,才能有效降低肺癌死亡率;而另一方面,即使是確診晚期肺癌,也不要過度恐慌,唯有積極與醫師共同討論擬定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、透過藥物一棒接一棒接續治療的方式,也有機會延長存活期,病友仍可以回歸社會,過正常生活。

 

肺癌的診斷主要依賴以下幾項:

 

  • 影像學檢查:X光、CT、PET-CT、MRI 檢查腫瘤大小、位置與是否有轉移
  • 痰液細胞學與支氣管鏡活檢:確定病理組型(小細胞癌 SCLC vs 非小細胞癌 NSCLC)
  • 基因突變檢測:如 EGFR、ALK、ROS1、PD-L1 影響標靶與免疫療法選擇
  • TNM 分期:
  • 早期(I期):局部腫瘤
  • 中期(II~III期):累及淋巴
  • 晚期(IV期):遠端轉移(肝、腦、骨)

 

 

一、肺癌屬《內經》所述“咳嗽”、“肺癰”、“積聚”範疇,病機核心為:正虛邪實、痰瘀毒結、肺失宣降。我建議一診斷肺癌時、請即刻找中醫調整體質,並擬定治療計畫,常見肺癌體質類型三種有:1. 痰熱蘊肺:咳嗽黃黏痰、胸悶、舌紅苔膩

清熱化痰、不利宣肺,可用清金化痰湯、麻杏石甘湯合葦莖湯,2. 肺氣鬱結:咳聲無力、情緒壓抑、腫塊固定,要用疏肝理氣、開鬱散結,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夏枯草、半枝蓮等等,3. 氣滯血瘀:胸痛刺痛、舌紫瘀點、脈澀,要用活血通絡、化瘀止痛,可用血府逐瘀湯合丹參、延胡索,針灸:肺俞、中府、尺澤、太淵

 

二、許多肺癌患者在接受西醫治療如手術、化療、放療和標靶藥物的過程中會遇到副作用,而中藥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輔助角色。

 

  • 手術後的中藥調理:肺癌手術後,患者常感到疲倦無力、呼吸短促。此時補氣的中藥如人參、白朮、黃耆能幫助恢復體力,滋陰的藥材如沙參和玉竹則有助於肺部康復。針對術後疼痛和神經不適,我常用川芎、赤芍等活血化瘀藥物緩解。
  • 化療期間的中藥輔助:化療帶來的疲倦、腸胃不適和白血球下降,屬於「氣虛」。我常用黃耆、人參等補氣藥物來提升體力,增強免疫力,減輕腸胃不適。口腔潰瘍則因「陰虛」所致,可以多吃白木耳等滋陰食品,並避免燒烤及油炸食物。針對手足麻木,活血化瘀的中藥能改善血液循環。
  • 標靶藥物後的中藥調理:標靶治療後,患者可能出現皮膚紅疹、手麻等症狀。中醫認為這是「血熱」或「氣滯血瘀」體質,我常用清熱涼血的中藥如黃連、黃芩緩解皮膚不適;手麻和纖維化則可用活血化瘀藥物來促進血液循環,使症狀減輕。
  • 放射治療後的中藥修復:放療後患者可能出現皮膚灼熱或口乾等反應。中醫使用清熱涼血的藥物如紫雲膏外敷皮膚,滋陰藥材如沙參、麥冬可改善乾燥不適。飲食上建議多喝椰子水、西瓜汁等清涼飲品,幫助減少放療帶來的燥熱症狀。

 

中西醫結合、對於治療癌症有哪五大幫助

 

  • 扶正固本:癌症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免疫力和體力常會大幅下降。中醫講求「扶正固本」,用人參、黃耆等補益藥來提高免疫力,幫助患者快速恢復,減輕化療和放療副作用,進而提升生活品質。
  • 軟堅散結:對於腫瘤,中醫會使用鱉甲、昆布等「軟堅散結」的藥材來減緩腫瘤增長,幫助手術或放療後減少復發機率。這些藥雖不直接殺死癌細胞,但可穩定病情,讓康復更持久。
  • 清熱滋陰:化療期間常見的「陰虛」症狀,如口乾、潮熱、失眠等可用中藥來舒緩。石斛、沙參等清熱滋陰的藥材能改善患者的不適,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,特別對晚期病人有顯著幫助。
  • 活血化瘀:癌症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,導致腫瘤疼痛等不適。丹參、桃仁等活血化瘀的藥材可促進血液循環,減少放療導致的纖維化,讓免疫系統運作更順暢,加速身體的修復。
  • 疏肝理氣:面對重病,患者的心理壓力巨大。枳殼、香附等藥材能幫助疏解情緒鬱結,改善失眠、胸悶等症狀,讓患者保持積極心態,有更好的精神來面對治療。

 

結論:我是阿利博士,作為一名行醫30年的醫師,我提醒大家:癌症治療首要是接受西醫療法,中醫則幫助減輕副作用、提升生活品質。切勿病急亂投醫!讓 #中西醫結合 為健康保駕護航!

 

中西醫合併治療的好處:總結來說,中藥在肺癌治療中的輔助作用非常重要。它不僅可以減輕副作用,還能提升患者體能,改善整體生活品質。中西醫合併治療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全面的照護方案,阿利博士、希望今天的介紹能讓大家對肺癌的中藥調理有更清楚的認識。

 

 

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:https://reurl.cc/VYWxkQ

臻品中醫官網:https://www.fineherb.com.tw/tw

臻品植萃線上商店:https://shop.fineherbs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