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喘常在換季、過敏或感染時反覆發作,讓人呼吸困難、夜間失眠,甚至影響日常生活。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,改善氣喘不能只靠藥物控制,還需要環境調整、飲食禁忌與日常保養。本文整理了陳勇利博士院長5招棄喘法,以及多種中醫食療與食補建議,幫助你從根本降低氣喘困擾。
減少過敏原:定期清潔環境、保持通風,避免菸霧與刺激性氣味。
中藥調理:依體質適度調補,避免亂用補藥導致氣喘惡化。
穴位按摩:按摩合谷穴、足三里穴,有助於舒緩氣喘不適。
適度運動:避免極端天氣劇烈運動,運動時注意呼吸與身體狀況。
流感疫苗:接種疫苗可減少感染誘發氣喘的風險。
冰品、寒涼水果:如西瓜、橘子,易導致痰多、氣喘加劇。
油炸食物:增加身體發炎反應,容易刺激氣管。
發物:如甲殼類海鮮、榴槤、香菇、動物內臟,易誘發過敏與氣喘。
含硫加工品:如乾金針、乾白木耳,常含亞硫酸鹽,需避免。
移除地毯、使用除蟎噴劑
更換厚重窗簾為百葉窗,定期清洗
使用防蟎寢具
選用 HEPA 空氣濾清器
保持室內濕度 50% 以下
定期擦拭家具,避免塵蟎堆積
減少絨毛玩具、選擇木質或皮質家具
「冬病夏治」是中醫調理氣喘的特色,其中三伏貼 透過在初伏、中伏、末伏 的三個時節(約7月至8月間),將溫熱藥材(如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細辛)製成藥餅,貼敷於肺俞、膏盲等穴位,幫助改善氣喘發作頻率,減少冬季症狀。
金橘梨皮湯:金橘與梨子皮煎煮,幫助緩解輕微氣喘。
薑糖茶(風寒型氣喘):生薑+麥芽糖,改善痰稀白、畏寒的氣喘。
桔梗川貝湯(風熱型氣喘):桔梗、川貝、菊花、桑葉,加冰糖煎煮,改善咽痛痰黃。
銀耳百合麥冬湯:滋陰潤肺,適合乾咳少痰者。
雪梨百合冰糖飲:滋潤止咳,改善乾咳與心肺陰虛。
芝麻粥:補益氣力,適合體虛與陰虛患者日常食補。
氣喘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疾病,藥物雖能緩解,但真正的改善來自避免誘因、調整生活環境、飲食養護與中醫調理。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:每個人的體質不同,氣喘治療應由醫師評估,搭配飲食與生活改善,才能減少復發、提升生活品質。
臻品中醫診所 04-2475-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
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:https://reurl.cc/OjWMxg
臻品中醫官網:https://www.fineherb.com.tw/tw
臻品植萃線上商店:https://shop.fineherbs.com.tw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