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常有「火燒心」或胃酸逆流到喉嚨的感覺嗎?這可能就是胃食道逆流。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,許多人依賴藥物雖能短暫緩解,但停藥後容易復發。要改善這類慢性困擾,除了西醫治療,也可透過中醫辨證調理與飲食生活改善,達到更長遠的保養效果。
胃食道逆流的西醫治療,多以藥物為主,嚴重時則可能需手術介入:
制酸劑:俗稱「胃藥」,可快速中和胃酸。
黏膜保護劑:保護食道黏膜,減少胃酸傷害。
促進蠕動藥物:幫助食道排空,降低逆流。
H2受體阻斷劑:抑制胃酸分泌。
質子幫浦抑制劑(PPI):目前最有效的抑酸藥物。
手術治療:若藥物效果有限或症狀嚴重,可能需要外科治療。
👉 優點是緩解快,但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依賴,停藥後症狀容易復發。
中醫強調「標本兼治」,針對不同體質進行調理,改善整體臟腑功能:
胃熱型:怕熱、口苦、易怒,常有嚴重胃酸反流 → 常用黃連、梔子、白芍等藥材。
胃寒型:遇冷食或寒冷天氣腹脹,喝熱水可緩解 → 可用附子、南薑、砂仁、陳皮等藥材。
氣滯血瘀型:情緒激動時胃痛、脹滿 → 常用當歸、丹參、乳香、五靈脂等藥材。
肝氣鬱結型:情緒不穩、胸悶、脅痛,與壓力有關 → 常用柴胡、香附、枳殼、川芎等藥材。
👉 中醫治療可依體質調理,從脾胃、肝氣著手,改善消化系統的整體平衡,減少復發。
除了治療,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的調整更是關鍵:
禁食與漸進復食:讓胃黏膜休息,再慢慢恢復飲食。
避免刺激性食物:如菸酒、咖啡、茶、辛辣食物。
避免粗纖維與難消化食物:如芭樂、竹筍、糯米。
避免空腹喝碳酸飲料:以免刺激胃黏膜。
補充含鐵與維生素C食物:預防缺鐵性貧血。
減少甜食與高油食物:降低胃部負擔。
避免酸性食物:如柑橘類、水果醋,空腹更應避免。
定期監測與控制體重:肥胖會增加胃酸逆流風險。
胃食道逆流雖常見,但只依賴藥物難以根治。結合西醫藥物的短期控制與中醫的體質調理,再搭配日常飲食生活改善,才能有效降低復發率。
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:若長期出現火燒心、胃酸逆流或夜間被嗆醒,應盡早尋求醫師診斷,並建立適合自己的保養計畫。
臻品中醫診所 04-2475-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
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:https://reurl.cc/Do5lKE
臻品中醫官網:https://www.fineherb.com.tw/tw
臻品植萃線上商店:https://shop.fineherbs.com.tw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