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灣每10人就有1人長期失眠,其中女性比例是男性的兩倍。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,失眠原因多元,包含焦慮、打呼、不寧腿、腦部退化等,並非單靠意志力能解決。若需要藥物輔助,也應正確認識安眠藥的種類與使用方式,並搭配規律作息,才能真正改善睡眠品質。
很多人對於「睡不著」的反應其實是錯誤的:
錯誤1:一直躺在床上 → 反而更焦慮,建議起身走動,等有睡意再回床。
錯誤2:睡前洗熱水澡 → 容易讓大腦興奮,反而更難入眠。
錯誤3:睡前運動 → 運動會刺激交感神經,應避免睡前3小時內運動。
焦慮、憂鬱相關
表現: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。
建議:搭配認知行為治療與抗焦慮藥物調整。
睡眠呼吸中止症
表現:打呼、白天嗜睡。
建議:使用正壓呼吸器或外科手術矯正呼吸道。
不寧腿症候群
表現:下肢痠麻癢痛,夜晚加劇,影響入眠。
建議:檢查缺鐵或糖尿病、腎臟病,必要時配合藥物。
快速動眼期行為障礙
表現:夢中出現揮打、吼叫等不自主動作,常見於中老年人。
短效藥物:縮短入睡時間,隔日較少殘留嗜睡,但突然停藥易有「反彈性失眠」。
中長效藥物:維持睡眠,減少夜間中斷,但可能導致嗜睡、頭暈、肌肉無力等副作用。
👉 提醒:藥物需依醫師指示使用,長期使用要注意耐藥性與依賴性。
睡前15–30分鐘服用,服藥後立刻就寢。
8小時內避免開車與操作機械。
若隔天殘留嗜睡,應與醫師討論更換藥物。
搭配規律作息,效果最佳。
不可自行增減劑量或突然停藥。
絕對不可與酒精併用,避免過度中樞抑制。
迷思1:吃安眠藥會傷身?
長期失眠對身體影響更大,適時使用藥物反而能改善生活品質。
迷思2:吃藥就睡,停藥就失眠=依賴?
其實是因為根本原因尚未處理,如壓力或身體疾病,停藥後症狀仍在,並非真正藥物依賴。
迷思3:藥越吃越沒效?
可能是失眠原因未解決(如憂鬱、不寧腿),或生活壓力過大,並非單純藥效問題。
安眠藥不是洪水猛獸,但也不是唯一解方。唯有結合正確用藥 + 規律作息 + 體質調理,才能真正改善睡眠品質。若你長期失眠或對藥物使用有所疑慮,建議諮詢陳勇利博士院長,找到最適合的助眠方案。
臻品中醫診所 04-2475-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
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:https://reurl.cc/q0eG3n
臻品中醫官網:https://www.fineherb.com.tw/tw
臻品植萃線上商店:https://shop.fineherbs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