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失眠好困擾!」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調查,平均每10人就有1人受失眠困擾,且女性比例是男性的2倍以上。許多人以為失眠只能靠藥物,但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,失眠成因複雜,除了藥物之外,還有飲食調整、花草茶、穴道按摩以及中醫辨證調理等多種方法,才能真正改善睡眠品質。
「睡不著就要硬躺著?」
其實長時間躺在床上會讓焦慮更嚴重,不如起身走走再回床。
「睡前洗熱水澡能助眠?」
反而可能讓大腦亢奮,建議睡前1小時避免。
「睡前運動會比較好睡?」
劇烈運動會讓腦部活躍,建議睡前3小時內避免運動。
「一定要11點前睡滿8小時?」
其實睡眠品質比固定時長更重要。
躺在床上睡不著:常與焦慮、憂鬱有關。
晚上打呼、白天嗜睡: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。
下肢痠麻干擾睡眠:不適感讓人不斷移動,影響入睡。
睡夢中不自主動作:中老年人常見,與腦部退化有關。
「吃安眠藥一定傷身?」
長期失眠對身體的危害往往大於藥物副作用,仍需專業醫師評估。
「吃了還是睡不著,就是藥物依賴?」
不是依賴,而是失眠的根本原因(壓力、壞習慣)未解決。
「安眠藥會越吃越沒效?」
若未改善生活壓力與情緒,即使吃藥效果也會打折扣。
「中藥調理很慢?」
中藥治療強調辨證論治,改善體質與根本原因,效果往往更持久。
特徵:體型偏胖、白天頭腦昏沉、胸悶疲倦、晚上睡不著。
調理方向:常用香附、薑半夏、陳皮、鬱金等化痰理氣藥材。
特徵:急性子、容易緊張、頭痛、口乾、情緒急躁。
調理方向:柴胡、枳殼、桂枝、芍藥,清肝火、舒緩緊張。
特徵:面色蒼白、胃口差、健忘、頭暈,女性月經量少或延遲。
調理方向:當歸、黨參、黃耆、熟地、龍眼肉,補血健脾、安神助眠。
特徵:長期熬夜、口乾舌燥、腰膝酸軟、頭暈耳鳴。
調理方向:知母、山萸肉、黨參、當歸,養陰清熱、改善虛火失眠。
陳勇利博士院長提醒,失眠是身體釋放出的警訊,與情緒壓力、體質偏差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。改善失眠不能僅依賴藥物,而是需要從作息、飲食到中醫調理全方位著手。如果你長期有失眠、半夜醒來或白天精神不佳,建議尋求專業中醫師診斷,找到最適合的調理方式,才能真正睡得好、睡得安穩。
臻品中醫診所 04-2475-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
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:https://reurl.cc/5OjKn7
臻品中醫官網:https://www.fineherb.com.tw/tw
臻品植萃線上商店:https://shop.fineherbs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