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的一天,自此之後陽氣漸升、陰氣漸降。
中醫認為「冬至一陽生」,此時若能好好養護,就能增強先天陽氣,幫助來年健康。
古人除了吃湯圓、餃子習俗之外,還會利用冬至進補修復五臟六腑。
並非人人都適合大魚大肉、羊肉爐、薑母鴨!以下族群要小心:
陰虛有熱型:體瘦、易長痘、口乾舌燥、舌紅有裂紋。
痰濕內盛型:臉出油、大便黏稠、身體沉重、舌苔厚。
三高患者(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)
心臟病患者
進補過度會導致血壓飆升、心悸胸悶,甚至加重病情。
中醫觀點:補過頭 → 陰陽失衡 → 出現口破、便秘、失眠、皮膚紅疹。
西醫觀點:對應到「自律神經失調」,因交感神經過度興奮,出現血壓升高、心跳加快、腸胃不適。
👉 若出現上火症狀,可用 綠豆水、羅漢果茶、或 小米百合粥 來降火與安神。
四神湯是一道適合各種體質(甚至孕婦)的藥膳湯。
茯苓20g
芡實20g
蓮子40g
山藥20g
薏仁40g
豬小腸或瘦豬肉(依喜好)
調味料:鹽、米酒
薏仁、芡實、蓮子先浸泡30分鐘。
豬小腸燙熟備用(或換瘦肉)。
將藥材與米酒加水燉煮1小時。
起鍋前加鹽調味,最後放入豬小腸即可。
功效:健脾益胃、顧腎補肺、利濕抗癌、增強免疫力。
除了飲食,冬至也適合透過穴位按摩養生:
太溪穴(腳內踝凹陷處):滋陰養腎,適合陰虛體質。
大椎穴(頸後第七節下方):補陽祛寒,提高免疫力。
三陰交穴(腳內踝尖上4橫指):調理氣血,增強免疫功能。
保暖:頭、腳是重點,建議戴圍巾、穿厚襪。
睡眠:早睡晚起,避免熬夜。
泡腳:促進血液循環、補腎養生。
飲食:避免過度溫補,依體質選擇「平補」或「清補」。
臻品中醫診所 04-2475-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
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:https://reurl.cc/K40nV9
博士聊療天YouTube:https://reurl.cc/D4oEde
臻品中醫官網:https://www.fineherb.com.tw/tw
臻品植萃線上商店:https://shop.fineherbs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