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約

健康專欄

EP138 腸病毒高峰期與防治:中西醫觀點一次看懂 - 臻品中醫陳勇利博士院長

播客「博士聊療天」文章 內科 肝膽腸胃科 2024/06/08

為什麼腸病毒在台灣特別常見?

  • 台灣屬亞熱帶,潮濕炎熱的氣候利於病毒存活。

  • 一年有兩波高峰期:

    • 第一波:3月下旬開始,5月底~6月中達到高峰。

    • 第二波:9月開學後出現。

  • 5歲以下幼童是最主要的高危險群。

 

腸病毒的常見症狀

  • 發燒

  • 口腔潰瘍(舌頭、小舌頭、牙齦等處)

  • 手、腳、臀部紅疹或水疱

  • 頭痛、噁心、嘔吐

  • 腹痛、腹瀉

⚠️ 症狀輕重不一,有些會出現嚴重併發症,應及時就醫。

 

腸病毒重症前兆

若孩子出現以下情況,應立刻送醫:

  • 嗜睡、意識不清、活力不佳

  • 手腳無力、無故驚嚇或肌抽躍

  • 持續嘔吐

  • 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

 

傳染方式與傳染力

  • 經由腸胃道(糞口、水或食物污染)

  • 經由呼吸道(飛沫、咳嗽、打噴嚏)

  • 接觸水泡液體

  • 新生兒可能經由胎盤或產後接觸感染

📌 傳染力最強:發病後一週內,病毒可在腸道持續排出8~12周。

 

中醫治療腸病毒的思路

中醫將腸病毒歸為「溫病疫癘」,依階段治療:

  • 初期(風熱肺部):銀翹散、板藍根、魚腥草等清熱解表。

  • 中期(脾胃濕熱):甘露消毒丹、藿香正氣散,助消化、利濕。

  • 後期(重症前兆):若出現嗜睡、抽搐,應立即送醫。

 

西醫治療腸病毒

  • 支持性療法:退燒藥、止痛藥、補充水分。

  • 嚴重併發症:需住院觀察,治療腦炎、心肌炎等。

  • 優勢:診斷快速、急性期處理有效。

 

中西醫如何搭配?

  • 急性期:以西醫快速診斷與處理症狀為主。

  • 恢復期:中醫介入調理,提升免疫力、幫助康復。

 

飲食照護建議

  • 主食以粥品為佳,容易入口。

  • 適量魚、蛋、豆腐補充蛋白質。

  • 添加高熱量食材(芝麻油、酪梨油)。

  • 補充軟質纖維(南瓜、番茄、高麗菜)。

  • 避免粗纖維蔬菜(筍類、芥蘭)。

 

預防腸病毒的日常習慣

  • 養成正確洗手習慣(濕、搓20秒、沖、捧、擦)。

  • 避免出入公共場所。

  • 注意環境消毒,使用含氯漂白水或日曬法。

  • 保持飲食均衡、睡眠充足。

 

結語

腸病毒雖常見,但對幼童可能造成嚴重威脅。急性期應及時就醫,中醫則能在恢復期協助體質調理,減少復發、提升免疫力。家長若能掌握症狀變化、養成正確生活習慣,便能守護孩子的健康成長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臻品中醫診所 04-2475-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

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:https://reurl.cc/4rGOWY

博士聊療天YouTube:https://reurl.cc/Gj6rLD

臻品中醫官網:https://www.fineherb.com.tw/tw

臻品植萃線上商店:https://shop.fineherbs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