預約

健康專欄

EP151 專訪田騏嘉中醫師|中醫調理腸胃、肝膽與皮膚的臨床觀察 - 臻品中醫陳勇利博士院長

播客「博士聊療天」文章 肝膽腸胃科 2024/09/23

醫者初心:從生物系到中醫臨床

田騏嘉中醫師原就讀彰化師範大學生物系,因父親長期飽受胃痛之苦而對醫療產生興趣。在老師的引導下,選擇投入中醫領域,並考取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士,開啟行醫之路。

求學期間,他涉獵內科、針灸,並閱讀多位古代醫家著作,奠定紮實基礎。畢業後曾任埔里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,也長期前往南投仁愛鄉中原部落巡迴醫療,協助偏鄉居民獲得醫療資源。

 

臨床觀察:腸胃問題是最常見的門診主訴

田醫師指出,腹痛、食慾差、食後泛酸是門診中最常見的腸胃症狀。中醫治療不僅止於壓抑胃酸,而是從促進腸胃消化、改善血液循環、修復吸收功能著手。

中醫調理腸胃的重點包括:

  • 穴位按摩(如中脘穴、足三里穴)改善氣血運行

  • 腹部熱敷促進局部循環

  • 適量運動與規律作息

  • 個人化藥方配伍

 

成功案例:五年胃食道逆流改善

一位麵包師傅因長期試吃甜點導致胃食道逆流多年,經多次中西醫治療未改善。田醫師為他設計穴位按壓與腹部按摩方案,並親自教導正確手法。持續執行後,症狀顯著緩解,生活品質明顯提升。

 

肝膽疾病的中西醫觀點差異

  • 西醫:注重檢查與確診(肝功能檢驗、影像檢查),針對病灶進行治療

  • 中醫:強調肝膽區域血液循環暢通,搭配藥物、穴位按摩與導引運動,促進肝細胞修復與功能恢復

 

皮膚疾病的中醫調理思路

蕁麻疹、異位性皮膚炎等皮膚問題,中醫不只止癢,更重視全身循環。田醫師建議透過按摩印堂穴促進血液流動,改善皮膚狀態。一名濕疹患者每日按摩一個月後,症狀明顯改善,並減少西藥依賴。

 

健康提醒:影響腸胃與肝膽的生活習慣

  • 三餐匆忙、營養不均

  • 熬夜(晚間 11 點至凌晨 1 點為肝經修復期)

  • 酗酒或暴飲暴食

簡單養生建議:睡前腹部熱敷,促進肝臟循環並提升睡眠品質。

 

偏鄉醫療觀察

偏鄉長者因藥物取得不易,常自行服用「明牌藥」,導致腸胃受損。田醫師強調,中醫在偏鄉的角色不只是治療,更要指導正確用藥觀念。

 

專業觀點:中醫的系統性優勢

田醫師認為,中醫透過提升腸胃吸收、促進肝臟循環、調整全身氣血,能幫助不同年齡層病患改善健康狀態。無論是年幼、壯年或長者,生活型態與情緒調整都是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環。

 

 

 

 

臻品中醫診所 04-2475-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

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:https://reurl.cc/VMqAWN

臻品中醫官網:https://www.fineherb.com.tw/tw

臻品植萃線上商店:https://shop.fineherbs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