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眠依成因可分為四種類型,不同體質需對應不同中藥處方。
入睡困難型
症狀:思緒過多、腦袋停不下來,無法入眠。
建議中藥:桂枝龍牡湯、柴胡龍牡湯、加味逍遙散。
調理原理:龍骨、牡蠣、赭石等重鎮安神,幫助情緒平穩、促進入睡。
淺眠易醒型
症狀:半夜多次驚醒、背部發熱、口乾舌燥。
建議中藥:黃連阿膠湯、梔子豉湯加丹皮、地骨皮。
調理原理:酸棗仁、阿膠、生地滋陰降火,提升睡眠深度。
多夢眠差型
症狀:整晚多夢、醒後如同未休息。
建議中藥:清心蓮子飲、天王補心丹。
調理原理:百合、茯神、山梔子清心安神,減少夢境干擾。
睡醒仍累型
症狀:睡眠時數足夠,白天仍感疲倦。
建議中藥:黃耆建中湯、豬苓湯、五苓散。
調理原理:補氣去濕,增強日間精力。
迷走神經的重要性
與心臟、肺、腸胃功能相關,屬副交感神經系統,能降低壓力荷爾蒙分泌。
助眠呼吸重點
慢而深的腹式呼吸可減少焦慮。
呼氣時間延長(4-7-8 呼吸法)可顯著激活迷走神經。
鼻吸口呼有助深層氧氣交換。
4-7-8 呼吸法步驟
鼻吸氣 4 秒
閉氣 7 秒
嘴呼氣 8 秒
效果:放鬆神經系統,改善入睡困難。
蓮子龍眼湯(養血安神)
材料:龍眼肉 30g、蓮子 20g、百合 20g、紅棗 5 顆、冰糖適量
作法:煮成甜湯或粥
功效:適合素食者,養血安神、改善失眠。
甘麥大棗茶(穩定睡眠)
材料:小麥 10g、大棗 10 顆、甘草 10g
作法:水煎服用
功效:安神鎮靜,減少夜醒次數。
豬心雙仁湯(減少多夢)
材料:柏子仁 20g、酸棗仁 15g、豬心 1 個
作法:將酸棗仁、柏子仁放入豬心中燉煮 1 小時
功效:補心安神,改善心虛多汗與夢多。
睡前 30 分鐘放下手機
打造安靜、黑暗、涼爽的睡眠環境
固定睡眠與起床時間
每晚確保 7–9 小時睡眠
睡前建立放鬆儀式(泡澡、靜坐、伸展)
減少咖啡與酒精攝取
晨間與黃昏曬太陽
避免睡前劇烈運動
使用天然香氛放鬆情緒
Q:如何判斷睡眠品質好壞?
A:若入睡困難、夜醒頻繁、白天疲倦,即表示需要改善。
Q:中藥調理失眠多久見效?
A:一般需持續 2–4 週,視體質狀況調整。
Q:呼吸法真的能改善失眠嗎?
A:是的,能透過刺激迷走神經幫助放鬆。
Q:藥膳可以天天吃嗎?
A:多數可長期食用,但仍應依體質調整。
臻品中醫診所 04-2475-6986 台中市東興路2段341號
博士聊療天廣播訂閱連結:https://reurl.cc/XAjv9g
臻品中醫官網:https://www.fineherb.com.tw/tw
臻品植萃線上商店:https://shop.fineherbs.com.tw